赵文智等:中国陆上叠合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地位
2024-01-17 17:42:44   作者:   点击:3872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发展,向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进军已成为寻找发现油气新资源的必然选择。中国超深层油气勘探近十年已在塔里木、四川、准噶尔等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示了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同时,围绕超深层勘探也出现了一些失利井。表明超深层既有油气成藏有利条件,也面临巨大挑战。客观分析评价超深层油气成藏的条件,对指导未来勘探部署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赵文智院士从超深层油气勘探实例解剖和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入手,聚焦烃源灶、储集层、生储盖组合等三大关键成藏要素的有效性与规模性,从“两分法”视角,客观评价超深层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预测评价了超深层领域未来勘探潜力与有利区带。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4卷第12期。

赵文智院士团队分析了中国石油近年来塔里木、四川、准噶尔等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成功与失利原因,明确指出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存在“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烃源灶有效且有规模、储集层有效且有规模、生储盖要素存在空间组合且至今保存等三大要素决定超深层是否具有勘探价值。

提出了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的两分性。有利条件包括:①存在克拉通差异沉降演化,且在漫长地质历史中未被深埋,烃源灶不仅发育且至今仍在有效生烃窗口;②发育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层系,台缘和台内滩经过早期(同生期/准同生期)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叠加晚期溶蚀淋滤或裂缝改造,超深层储层至今规模有效;③超深层碎屑岩、基岩或火山岩储层有利条件包括:长期浅埋、后期深埋且深埋时间不长;存在构造桥的托举作用,可有效较少压实作用;构造作用产生裂缝或长期风化作用对于结晶岩类有建设性改造;④盆地总体呈中—低地温场,或源岩发育阶段环境中无过量放射性物质存在,有规模生烃过程不被速化。不利条件产生的原因有:①机械压实和超深层高温高压导致成岩作用强,且岩石颗粒的塑性增加,不利于储层孔隙空间的保存;②超深层因埋藏深、埋藏历史长,多数烃源岩已经失去生烃能力,烃源灶有效性受限;③形成生储盖圈有效组合的机会偏少,且有经济性的资源成矿几率降低。

分析了中国叠合盆地超深层规模勘探和效益开发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超深层油气资源的规模性、经济性以及工程技术的经济实用性。要提高超深层油气勘探成效,就必须直面挑战、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为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展望了超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估认为埋深大于8000m的石油资源量为24.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9.0万亿立方米,总资源量为175.88亿吨油当量。中西部叠合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火成岩及基岩三大领域是未来超深层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312002

全文见附件。

图片 1.jpg

附件:赵文智:中国陆上叠合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地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