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熹微等: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保定凹陷—饶阳凹陷全油气系统特征与成藏模式
2025-09-16 08:56:20   作者:   点击:60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西部的保定凹陷与饶阳凹陷虽构造相邻,但勘探成效却存在显著差异。保定凹陷长期受制于“浅层烃源岩成熟度低、深层总有机碳含量不足”的传统认知,导致其勘探进展缓慢;而饶阳凹陷凭借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优质烃源岩的支撑,已实现潜山油藏、页岩油藏等多领域的突破。这种差异凸显了对油气资源类型、运移路径及成藏规律系统性认识的不足。全油气系统理论作为整合传统与新兴油气理论的综合框架,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科学路径。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李熹微高级工程师通过整合两凹陷的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以期为低勘探区提供理论靶区,并推动全油气系统理论在复杂断陷盆地中的深化应用。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6卷第6期。

(1)烃源岩“早生早排”的生、排烃特征

研究揭示了保定凹陷沙一段烃源岩具有“早生早排”特性:其生烃门限的镜质体反射率(Ro)低至0.35%,排烃门限仅需Ro为0.45%,显著低于经典门限值(Ro为0.50%)。这一发现不仅破解了浅层东营组油气藏的成因谜题,也为浅层油气勘探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

(2)全油气系统资源格局重塑

定量评价揭示了两凹陷的统一成藏体系:高阳低凸起作为关键枢纽,在高阳断层控制下实现了跨凹陷的油气富集。资源量计算取得了颠覆性成果,即凹陷的总生烃量达73.94亿吨,其中,页岩滞留烃高达48.67亿吨(占比为65.8%),证实致密油气与页岩油具备亿吨级勘探潜力。这一发现重新定义了凹陷区的资源分布框架。

(3)三类成藏模式指导勘探实践

创新地建立了三类靶区差异化成藏模式:保定凹陷浅层采用“双源供烃-断层调整-浅层富集”模式(沙一段+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双源供烃,断层垂向输导);饶阳凹陷中深层遵循“沿斜坡-断层运移-环洼陷分布”模式(斜坡带-断层耦合输导,洼陷周缘富集);跨凹陷致密领域实施“近源运移-源内滞留”模式(页岩油/致密油原位成藏,滞留烃主导)。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506006

图片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