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根据“十四五”(2021—2025年)资源评价结果,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资源量7.44万亿立方米,勘探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重点增储上产领域。1988年,四川盆地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测获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合兴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受埋藏深度大、储层致密化程度高、测试改造工艺落后等难题制约,合兴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长期面临“富集区不明、探井成功率低、开发效益差”的局面。
近年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熊亮研究员带领团队,针对合兴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富集规律、储层裂缝精细预测、压裂改造技术适用性等3个关键问题开展了攻关研究,明确了须二段“多期充注、整体成藏、规模输导体高效富集”的成藏富集规律,基于分频重构叠前随机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和多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技术,形成了输导体复杂缝网体积压裂技术和差异开发技术。2023年,合兴场地区新增探明储量1330.12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0亿立方米,实现了四川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勘探与规模效益开发,对四川盆地乃至同类型沉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6卷第5期。
(1)合兴场气田规模高能砂岩储层与多套广覆式分布的烃源岩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广泛分布的多走向断层与多类型裂缝叠合高渗基质储层形成的输导体为天然气运聚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和高效的运移通道。
(2)合兴场气田具有“多期充注、规模成藏、输导体高效富集”的成藏富集特征。烃源岩全周期供烃叠合储层先致密后改善的演化特征,决定了合兴场气田早期规模充注、中期低效扩散、晚期输导体高效运聚的成藏过程。烃源岩-储层-输导体的时空耦合关系是合兴场气田天然气成藏富集的关键因素。
(3)通过联合攻关,建立了基于分频重构的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和基于多属性融合的多尺度裂缝预测技术,突破了储层裂缝预测精度低的难关,形成了针对不同类型甜点的差异化开发技术和复杂缝网体积压裂技术,解决了深层致密砂岩前期“压不开、加不进、提不上”的工程改造难题。
(4)合兴场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量超10亿方,实现了深层致密砂岩气的规模增储和高效开发,并有效推动了关键技术的迭代升级,为国内外同类型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5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