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平等: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2024-09-26 10:59:47   作者:   点击:891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商业开发的原油主要为来源于中生界延长组的陆相原油。此外,在上古生界可零星发现由煤系地层生成的凝析油显示。2022年,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海相地层取得了页岩油勘探突破,在YT3井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中获得了产油量为5.3t/d的工业油流,由此拉开了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油勘探的序幕。

在国内外商业开发的页岩油气核心区块,页岩的总有机碳(TOC)含量较高。据公开发表的文献报道,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的TOC含量普遍不高,为0.14%~1.70%,既低于中国陆相页岩油赋存页岩的TOC含量,也低于美国海相页岩的TOC含量。深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工业油流井的油源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黄军平高级工程师带领团队对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发育模式、海相页岩油的油源与成藏模式等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对明确下一步鄂尔多斯盆地乃至华北地区海相页岩油的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低丰度海相页岩油的勘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5卷第8期。

(1)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具有高饱和烃含量(88.35%~93.96%)、高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9.63~18.57)、高ΣnC21-/ΣnC22+(4.51~5.58),具有明显的C27甾烷优势、较高的三环萜烷与藿烷比值(0.89~1.09)、较低的藿烷与甾烷比值(0.91~1.10),全油碳同位素偏轻(-31.8‰~-31.6‰),具有正常的碳同位素序列(δ13Csaturated<δ13Caromatic<δ13Cnon),且正构烷烃中单体烃的碳同位素偏轻(δ13C为-35.7‰~-30.4‰),随碳数的增加而逐渐变轻,表现为明显的海相原油特征。

(2)YT2井和YT3井乌拉力克组页岩油的C2920S/(20S+20R)分别为0.47和0.37,C29αββ/(ααα+αββ)分别为0.58和0.62,接近平衡点。利用芳香烃中甲基菲比值F1和F2计算的页岩油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分别为0.86%~0.91%和1.05%~1.09%,表现为成熟原油的特征。

(3)基于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族组分及全油碳同位素和成熟度等综合分析认为,乌拉力克组页岩油与羊虎沟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延长组湖相烃源岩存在较大差异,但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最为相似。因此,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应为自生自储型页岩油。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408004

图片 1.jpg


附件:黄军平等: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