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东明等:吐哈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
2024-01-31 16:42:32   作者:   点击:3531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吐哈盆地是中国西部含油气叠合盆地,经过多年油气勘探,在煤成烃理论指导下,勘探对象主要围绕中—浅层正向构造带的常规油气藏展开,相继发现并探明了20个油气田。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指出,吐哈盆地整体仍处于中等勘探程度,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随着正向构造带常规油气的勘探程度不断深化,新领域、新类型已成为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必然选择,但随之也面临着油气成藏富集机理认识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制约着勘探进程。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支东明教授研究团队针对吐哈盆地新领域、新类型面临的“成盆、成烃、成储、成藏”4个科学难题与勘探目标优选等问题,通过重新认识吐哈盆地,对盆山演化及原型盆地恢复、主力烃源岩生烃凹陷刻画与烃源岩评价、沉积相展布与储层预测等基础油气地质条件开展了系统研究,在构造演化、烃源岩评价、沉积储层、油气成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系统新认识,构建了6个油气勘探新领域和勘探新类型,从战略展开、战略突破和战略准备3个层次优选了17个油气勘探方向,为吐哈盆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接替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与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4卷第12期。

研究明确了吐哈盆地的构造演化分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岛弧、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断陷-断坳转化、中三叠世至今类前陆坳陷3个阶段;提出石炭系—下二叠统为断陷构造层、中二叠统—下三叠统为断陷-坳陷复合构造层、中三叠统之上为类前陆坳陷及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层;提出吐哈盆地发育基底断层、滑脱断层和山前逆冲断层3类断层,断层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展布、隆-坳格局及生烃凹陷的分布。

系统评价了水西沟群三工河组半咸湖相烃源岩,提升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下洼的勘探潜力。重新评价了台北凹陷三叠系烃源岩,其中,有效烃源岩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上三叠统,在平面上具有北厚南薄的展布规律,沉积中心位于胜北洼陷。重新认识了二叠系湖相烃源岩,提出了博格达地区为二叠系的沉降中心,台北凹陷山前带是二叠系烃源岩的最主要发育区。开展了吐哈盆地台南凹陷石炭系滨海—浅海相岩相古地理恢复分析,认为石炭系发育海相潜在烃源岩,指导了石炭系低勘探层系的油气勘探部署。

提出吐哈盆地发育石炭系碳酸盐岩、火山岩、二叠系—侏罗系碎屑岩和煤岩多类储层。吐哈盆地除常规油气外,还发育洼陷区致密砂岩油气、深部煤层气等新的油气资源类型。按照“富烃灶、有利沉积相带、构造稳定区”3个关键控藏要素,建立了吐哈盆地的油气成藏模式,丘东洼陷下洼勘探在致密砂岩油气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基于煤层厚度、埋深、含气性及构造特征评价了盆地深部煤层气,并指导吐哈盆地中—低阶深部煤层气的勘探部署。

基于吐哈盆地的整体基础研究认识和油气新领域、新区带、新类型的评价结果认为,吐哈盆地的下一步勘探应按照战略展开、战略突破和战略准备3个层次,着眼凹陷区致密砂岩油气、盆地深部煤层气、山前冲断掩伏带大构造油气藏、斜坡区二叠系—三叠系岩性地层油气藏、盆地西缘冲断带二叠系—三叠系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台南凹陷石炭系海相油气藏6个勘探新领域,聚焦17个有利油气勘探方向深化研究探索。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312008

全文见附件。

图片 1.jpg

附件:支东明:吐哈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