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热利用领域首次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2017-12-14 15:30:00   作者: 李晓泉   点击:10550   来源:河北省石油学会

2017年11月28-29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低温地热利用技术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旨在深化交流合作,推进绿色发展,打造京津冀优美生态环境。

此次论坛,由中国石油学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河北省、北京和天津市三家石油学会主办,华北油田公司、河北省石油学会承办,是京津冀区域地热利用的首次高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抚生,中国石油规划计划部副总工程师杨震、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项目管理处高级主管李峰、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工程师汤林、河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董月霞、华北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朱庆忠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河北地矿局、知名高校、社会研究机构、地热行业相关企业等34家院校、油田及企业界122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大家以主题报告、讲座和优秀论文现场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中低温地热高效规模利用的发展前景、现实问题和适用技术。

会上,周抚生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说,本次论坛是由河北省石油学会发起,北京石油学会和天津市石油学会响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而举办的,是中国石油学会“创新争先——石油学会在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深刻阐述了大力发展地热产业对京津冀地区调整能源利用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现实意义。

华北油田公司朱庆忠副总经理在致辞中说,地热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清洁环保的特点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京津冀地区地处于世界四大地热带的环太平洋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大力发展地热产业,不仅对京津冀地区调整能源利用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京津冀地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大举措。

据悉,地热能是从地球深处抽取的天然热能,也是国家“十三五”期间准备大力发展的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我国地热资源直接利用的设备规模和产能均居世界第一,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在今年国家首个地热产业规划发布,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雄安新区设立的新形势下,这一区域地热产业的快速发展迎来难得机遇。华北油田致力于发展成为特色能源公司,“地热+”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下一步将建设“油、气、热”综合示范区,打造地热开发利用的“华北模式”,把河北省建成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中国石油很早就致力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在大庆、华北、辽河以及长城钻探等单位持续开展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位于京津冀区域的华北油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地热资源进行利用,最早建立了我国油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体系,并利用油气开发过程中的伴生水余热资源或将废弃井改造为地热井,用于生活采暖、输油伴热、管道清洗等,近年来还实施了地热发电先导试验项目,节约了大量燃油、燃气、燃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论坛透露,在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颁布实施的大背景下,到2020年,我国地热能利用总量将达7000万吨标煤,地热供暖年利用量将达4000万吨标煤,我国地热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春天。

参与论坛的专家指出,石油工业在钻井、开发、热水输送、水质处理及现有设施等方面对地下资源的掌握,比任何其他行业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和有利条件,资源优势、工程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明显,油田地热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广阔。利用油区报废井开展地热开发是最经济实用的开发方式,可节省约2/3的开发成本。据了解,仅中石油大庆、辽河区域就有至少5%的报废井可供改造用于地热能开发,实施后可节约地热能钻井成本30多亿元。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人员加深了对加快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开发利用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以“地热+”服务重点,推进地热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形成了凝焦聚力治理京津冀雾霾,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识,为以后深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河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董月霞在总结讲话时,做为学会应该为“地热+”服务为重点,推进地热经济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交流平台,为京津冀地区的地热利用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