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东明等:全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北疆地区油气勘探实践
2025-11-11 10:54:48   作者:   点击:41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北疆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富集区,发育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等主要沉积盆地,其中,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3套全油气系统具备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传统勘探理论框架难以适配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协同勘探的需求,而全油气系统理论以“源-储耦合、有序聚集”为核心内涵,突破了传统模式,为解决北疆地区油气成藏机制复杂、多类型油气藏分布规律不清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在该理论指导下,北疆地区实现了多层系立体勘探重大突破,如准噶尔盆地发现玛湖凹陷二叠系页岩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致密油—页岩油等亿吨级储量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地层及三塘湖盆地条湖—马朗凹陷二叠系也取得重要勘探成果,系统揭示了多类型油气藏的有序分布规律。怀柔实验室新疆研究院支东明教授研究团队基于北疆地区全油气系统的勘探实践,总结其石油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旨在验证全油气系统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复杂含油气盆地勘探提供创新范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6卷第7期。

(1)确立了全油气系统理论的核心指导地位,明确了北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全油气系统理论突破了传统勘探框架,揭示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源-储耦合、有序聚集”的空间分布规律,证实北疆地区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泥盆系3套主力烃源岩的总资源量达250亿吨油当量,为大规模协同勘探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2)揭示了北疆地区油气成藏的多机制与有序分布特征。油气成藏受浮力驱动、生烃增压和源-储压差等多重动力系统控制,形成“源内页岩油气—斜坡区差异饱和度致密油气—盆地边缘常规油气”的完整分布序列。

(3)实现了多盆地多层系立体勘探重大突破。在全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地层,以及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相继取得勘探成果,系统揭示了多类型油气藏的有序分布与协同开发潜力。

(4)明确了未来勘探方向与理论应用价值。提出了未来需聚焦源内非常规油气开发,突破了纳米级储层改造技术,深化了“成烃—成储—成藏”动态机理研究。北疆地区的勘探实践不仅验证了全油气系统理论的科学性,更为全球复杂含油气盆地勘探提供了创新范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507002

图片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