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新才等: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湾探1井风城组油气勘探突破及意义
2025-11-11 10:48:55   作者:   点击:31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油气资源丰富,早期勘探主要聚焦于中—浅层,以寻找次生高效油气藏为目标。由于二叠系、三叠系埋藏深,储层发育较差,长期以来未被作为主要勘探层系,导致该层系勘探进展相对缓慢。2006年,莫索湾背斜钻探风险探井MS1井,其完钻深度为7500m,成为当时中国钻探最深的一口探井,MS1井测试虽未获得突破,但厘清了莫索湾背斜的地层发育特征,为后续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基础。2020年,莫索湾北部鼻状凸起构造带(莫北鼻凸带)钻探的SX16井在试油中获得了日产油量为181.76吨、日产气量为30.233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标志着该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

基于莫北鼻凸带二叠系风城组取得的勘探突破,结合前人对盆1井凹陷风城组的地质认识,为进一步加快深层大构造的天然气勘探节奏,探索风城组源内斜坡区的天然气勘探潜力,新疆油田在莫索湾鼻凸带部署了以二叠系风城组和石炭系为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湾探1(WT1)井。WT1井的钻探结果表明:风城组具有良好的含气性,在风城组一段(风一段)低位域砂岩中测试获得日产13.78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证实准噶尔盆地在深度达7500m的超深层仍具备发育常规砂岩的地质条件。为了探究盆1井西凹陷WT1井风城组的天然气勘探突破意义及潜力,解决制约勘探部署的难题,寻找规模天然气接替新领域提供依据,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尤新才高级工程师重点针对烃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等开展研究,以期推动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新一轮的勘探进程。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6卷第7期。

(1)WT1井风城组天然气的干燥系数达0.95,天然气成熟度高,结合风城组烃源岩在高成熟阶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判断WT1井的天然气为风城组高成熟油型气,局部可能混入了少量石炭系的过成熟干气。

(2)WT1井风一段整体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来自莫索湾凸起西北部,储层主要发育于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有利相带,岩性以灰色含砾砂岩和灰色粉砂—细砂岩为主。风一段的中—上部储层主要发育于远端分流河道和滩坝微相,岩性以灰色粉砂岩为主。储层孔隙度为6.5%~16.4%、平均为10.1%,渗透率为0.018~0.029mD、平均为0.024mD,属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

(3)构建了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在超覆沉积背景下的“常规-非常规有序共生全序列”成藏模式。常规气藏为源边充注型构造-岩性气藏,紧邻源岩(距生烃中心<3km),充注强度高,形成“近源高充注纯气藏”;源内发育连续型致密-页岩气藏。WT1井的油气勘探突破在单井剖面中完整揭示了风城组“常规砂岩气藏—致密砂岩气藏—页岩气藏”的垂向有序组合。

(4)结合前期储层研究,通过储层反演,风城组储层的预测结果明确了砂砾岩、低位域砂岩、白云质砂岩共3类储层的展布范围,预测有利勘探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预计天然气资源量超过4000亿立方米,勘探潜力巨大。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507005

图片 1.jpg